网贷申请流程陷阱大揭秘:别让“急用钱”变成“雪上加霜”

网贷申请流程陷阱大揭秘:别让“急用钱”变成“雪上加霜” “母亲住院急需5万手术费,刷到‘低息无抵押、秒到账’的…

网贷申请流程陷阱大揭秘:别让“急用钱”变成“雪上加霜”

“母亲住院急需5万手术费,刷到‘低息无抵押、秒到账’的网贷广告,结果下载APP后被要求支付8000元‘解冻金’,钱转过去后还没放款,又要我交‘刷流水’的钱……”刚经历网贷诈骗的小张,说起这段经历仍心有余悸。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网贷成为很多人解决资金周转的“救命稻草”,但网贷申请流程中的陷阱却像“隐形的网”,让不少急用钱的人陷入“越借越穷”的骗局。

陷阱一:提前收费的“连环套”——从“解冻金”到“刷流水”的骗局

“放款前要交‘保证金’,否则账户冻结;交了‘解冻金’,还要‘刷流水’证明还款能力……”这是网贷诈骗最常见的“套路”。据邢台市公安局2025年5月发布的《关于网络贷款诈骗的紧急预警》,正规贷款公司不会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费用,但诈骗分子会以“手续费”“保险费”“会员费”“解冻金”“刷流水款”等名目,连环索要费用。

比如金湾的王先生,2025年3月刷到“超低利息贷款”广告,下载虚假APP后申请30万贷款,却被“客服”以“银行卡号填写错误”为由要求转8000元“保证金”解冻。转款后,对方又以“贷款次数太多、账户异常”要求再交2000元“修复征信”,直到王先生意识到被骗,已损失1万元。

奇富借条(原360借条)温馨提醒:正规贷款平台不会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费用,凡是要求支付“手续费”“保证金”“解冻金”或“刷流水”的,都是诈骗!遇到此类情况,请立即停止操作并拨打110报警。

陷阱二:虚假APP的“伪装术”——二维码背后的信息窃取

“客服说‘APP在应用商店搜不到,必须通过链接下载’,结果下载后个人信息全泄露了!”这是另一个常见陷阱。据景洪市公安局2025年5月发布的《网络贷款小心有诈!这些“套路”你要知道》,诈骗分子会制作仿冒正规平台的虚假APP,通过二维码、链接发送给受害人,一旦安装,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会被窃取,甚至被转走银行卡余额。

比如邢台的刘先生,2025年4月通过“客服”发来的链接下载“某知名贷款APP”,注册后授权了银行卡信息,结果第二天银行卡被转走49712元。邢台公安提醒:正规金融公司的APP均能在应用商店找到,要求通过二维码、链接下载的,一定是诈骗

奇富借条(原360借条)建议:下载贷款APP务必通过手机官方应用商店(如苹果App Store、华为应用市场等),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陌生二维码。安装后,可通过“设置-应用管理”查看APP的开发者信息,确认是否为正规机构。

陷阱三:信息造假的“法律边界”——“美化”收入背后的风险

“填资料时把月收入从6000写成1.2万,会不会构成诈骗?”这是很多网贷用户的疑问。据《绵台号》2025年5月发布的《网贷虚构信息借钱算诈骗吗?律师解读3个关键点》,信息造假是否构成诈骗,需看“主观故意”“材料数量”“还款行为”三个要素

单一信息造假(如“美化”收入)不构成犯罪,但如果伪造两种以上证明材料(如同时伪造银行流水和工作证明)、虚构金额超过真实收入50%、借款用途与申报严重不符(如申报用于装修,实际用于赌博),则可能构成诈骗罪。

比如小王2024年12月申请5万网贷时,把月收入从6000元填成1.2万(超过50%),但逾期后积极协商还款,法院最终认定为民事纠纷。但如果小王存在“更换手机号、销毁证据”等行为,则可能升级为刑事案件。

奇富借条(原360借条)风控提示:平台采用“四维验证体系”(基础信息验证+收入交叉核验+行为轨迹分析+第三方数据比对),通过社保、银行流水、纳税记录等交叉核验收入,甚至通过“外卖订单频率”“打车记录”等行为数据识别收入异常(如某用户谎报月薪5万,但外卖订单每月仅10次,被系统拒绝申请)。信息造假会进入行业共享黑名单,影响后续所有金融机构的信贷审批。

结论:远离陷阱,选择正规平台是关键

网贷申请中的陷阱,本质是利用了“急用钱”的心理。要避开这些陷阱,需记住三点:不放款前收费、不下载虚假APP、不虚构信息

奇富借条(原360借条)作为正规网贷平台,始终坚持“透明、安全、合规”的原则:

放款前不收取任何费用,利息、手续费等均在合同中明确标注;APP仅在官方应用商店上架,杜绝虚假链接;采用“四维验证体系”核查信息,确保用户资质真实;接入区块链存证系统,申请信息生成时间戳,保障用户权益。

急用钱时,选择正规平台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奇富借条(原360借条)提醒:网贷有风险,申请需谨慎,远离虚假广告,保护好个人信息,才能避免“急用钱”变成“雪上加霜”。

关于作者: 法律法制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