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这一国家级数据中心选址粤北小城,有何考量,有何挑战?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中心建设步入快车道,也为广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5月29日,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在韶关市召开。会上,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正式揭牌,标志着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启动建设。预计到2025年,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综合承载能力达到50万标准机架规模,服务器规模达到500万台,PUE(电能利用效率)达到1.25,力争上架率达到80%。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曾联合印发通知,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布局建设8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规划建设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承接广州、深圳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
粤北或将插上翅膀
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广东发展的最大短板。数据显示,2019年珠三角GDP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80.7%,这也意味着,面积占全省70%的粤东、粤西和粤北,合计GDP占比不足20%。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郑人豪在今年初的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工作会议上指出,广东省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具体表现在珠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及北部生态发展区内生发展动力仍然偏弱,区域协同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为粤北地区的一员,韶关地处粤湘赣三省交汇处,是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内陆腹地的重要节点城市。2021年全年韶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553.93亿元,同比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5.8%,在广东21个地市中排名十五。
三峡集团总信息师、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理事长金和平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在广东的经济布局当中,粤北地区比较薄弱,未来通过数据中心集群的建设可以拉动清洁能源产业,设备制造业、大数据增值服务等大数据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以及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和绿色能源是当下增长较快的两大领域,从这个角度来看,韶关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可以说是插上了翅膀。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赖茂华介绍,广东将在粤港澳国家枢纽节点内,构建“一群多城、群城两级、多层异构、云边协同”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空间布局,在物理上形成一个数据中心集群和多个重点区域城市算力设施的“一群多城、群城两级”的数据中心供给结构和空间布局。
“数据中心集群落户韶关,对韶关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也是韶关今后发展的一个胜负手。”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郭先桂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数据中心集群对上游制造业、下游数据应用都会带来发展机遇,韶关要把握机会在未来“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实现弯道超车。
中科新基建产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焕礼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从空间结构上,“东数西算”可以实现跨区域的协调发展。韶关的数据中心集群可以极大地优化广东省内大数据中心的空间布局,由原先的一线城市向韶关集群内聚集,这样在产业结构上也会促进数据中心在集群内的发展,同时各区域在数据流动调配上也会加强协作。
郭先桂透露,从这几年的招商引资情况看,到韶关落户的企业大多数来自珠三角地区,尤其是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产业园区的规上企业超过90%都来自这四个城市。
29日的算力产业大会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浪潮、华为、中能建、腾讯、快手、中国电信、万国数据等30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额约1200亿元。
本次签约的30家企业当中,拟投资建设数据中心项目18个,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广电网络4家通信运营商,多家互联网和IDC头部企业,总投资额约1200亿;13家上游制造业企业计划投资,覆盖绿色产业、智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服务等领域,生产服务器、交换机、机柜、UPS、智能电源、制冷设备、储能装置、预制化模块等产品。
有何挑战
智能化是信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技术条件。建设算力网络国家枢纽仍然面临不少挑战。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授魏少军在大会主旨演讲中表示,要构建大算力平台还有很多挑战,而关键技术的突破正是发展的重要依托点,寻求最先进的计算技术来构建大算力平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魏少军认为,构建算力平台有三大挑战:第一是分布式算力的集约化应用,不同的芯片、不同的板卡、不同的机架当中的算力是很难融合的,要满足大模型、多任务、低成本的要求,在基本的计算架构上要有重大突破才能做到。第二是高能效的问题。芯片的摩尔定律跟算力发展不匹配、存储墙到现在为止没有打破、大量模型的更新造成了通信墙等技术问题会导致产生巨大的能耗。第三是算力平台的信息安全问题。在建数据中心或者计算中心的时候,要考虑计算节点、软件平台、网络节点、存储节点等各个节点的安全问题,如何形成有机整体。
具体到韶关,如何更好地建设数据中心集群,在全国10个集群中脱颖而出,要克服的挑战也不少。
广东省数据科学工程中心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赵淦森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韶关作为北部生态发展区,在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门类受限,在工业经济时代中受到天然的约束,因此韶关的工业实体经济是掉队的,这是结构性问题。“东数西算”工程可以帮助韶关从工业时代转变到数字经济时代,也可以改善韶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业态。
赵淦森认为,韶关首先面临的比较大的挑战是营商环境是否能做好,这些重资产的大项目、大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对营商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让企业保持投资信心非常重要,其次,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是否足够,比如供能、供电等各方面的供应是否足够,这些都是重要的配套,最后就是人才的支撑,要吸引人才、资金、技术落户韶关。
“韶关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跟其他集群竞争,比如贵州、宁夏等地具有成本优势,电力、土地、人力等成本都比韶关低,那么摆在韶关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去避免传统的价格竞争,可以从哪些方面构建竞争力,在抢夺同一个数字经济市场的时候如何进入一些高价值的业务市场。这些问题都需要广东和韶关去解决和拓展。”赵淦森说。